年產限量800噸,這款醬酒為何堅守“小而美”?
近年來,擴產能似乎成為了醬酒企業的“主旋律”。
據不完全統計,2020年以來,包括茅臺、郎酒、習酒、國臺、金沙等近20家一線二線企業都在實施技改工程,以實現醬酒產能的擴張,滿足市場需求。有業內人士認為,等到“十四五”末期,國內的醬酒產能將有可能翻倍增長。
在一眾企業擴產能的時候,仍有小而美的企業能夠找準發展定位,并不盲目追求發展速度與企業規模,而是踏踏實實一心釀造好酒,將品質做深做透。
位于茅臺鎮核心產區的貴和酒業,就是這樣一家恪守傳統釀造工藝,以釀造高品質醬酒為核心的企業。
01
10年只產不售,恪守傳統釀造工藝
為什么越來越多的醬酒品牌能夠躋身高端賽道?每當說起這個話題,繞不開的三個詞就是茅臺、品質以及稀缺。
眾所周知,以茅臺酒為代表的高品質醬酒有著“五年不出醬”的工藝標準,即從釀造到出廠至少需要五年時間。正是這樣傳統且復雜的釀造流程,以及長時間的貯藏,成就了醬酒高品質的特點,同時又因為成本高、出酒率低,好醬酒具備了稀缺屬性。
近年來,在醬酒熱與高利潤的刺激之下,漲價、擴產以及貼牌成為了不少醬酒企業的常規動作。在這個過程中,渠道囤貨現象變得越來越普遍,醬酒的品質標簽與稀缺屬性被稀釋,影響了醬酒行業的健康發展。
在行業人士看來,搶占市場份額固然重要,但千萬不要本末倒置,只有持續做出高品質的醬酒產品才能為行業持續創造財富。
貴和酒業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高品質醬酒天然就是稀缺資源,恪守傳統工藝一釀一年,決定了產能就相對有限,再加上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酒儲存,能用來配額銷售的數量其實非常有限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貴和酒業用了近10年的時間,只生產和儲存優質大曲坤沙酒,且只產不售。在存儲了數千噸優質醬酒基酒的基礎上,于2020年推出了戰略品牌赤脈·真齡醬酒,每年僅限量生產800噸,是名副其實的稀缺產品。
02
真年份酒迎來發展機遇,赤脈醬酒獲廣泛認可
據了解,赤脈·真齡醬酒共推出了兩款產品——赤脈·真齡6和赤脈·真齡9,定價分別為698元、998元,定位在醬酒市場的核心價位段。
赤脈·真齡醬酒也是國內極少數敢于將承諾注冊成商標的醬酒品牌,對消費者的兩大承諾是:第一,每一瓶,是多少年就標多少年,絕對真實酒齡;第二,不是部分老酒,每一滴,都是真實酒齡的年份老酒。

2021年12月,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合計八章共51條的《白酒生產許可審查細則(征求意見稿)》,其中提到了對年份酒模糊地帶進行重點規范,要求酒企在標簽上必須標注所有基酒的真實年份和比例。
這一方面說明了國家在整治行業亂象,對于白酒年份酒的監管會越來越嚴格,另一方面也是在利好一直以來踏實做好年份酒的企業,真正的好年份酒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。
早在2020年,貴和酒業銷售公司總經理陳華偉就表示,“未來五年,赤脈·真齡醬酒預計生產量為4500噸,共900萬瓶,2021年不會超過120萬瓶。”兩年來,在品質為先、扶商政策以及多媒體平臺傳播的支持下,赤脈醬酒受到了經銷商與市場的廣泛認可。
在行業人士看來,“近年來,醬酒的聲量與號召力都在不斷提升,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我們更要冷靜看待行業的發展,市場與消費者終究會辨別出真正有實力的好產品。像貴和酒業這樣主打高品質、真年份潛心釀酒的企業,顯然更有機會贏得市場的認可。”